• 当前位置:首页 欧美剧 黑镜第二季

    黑镜第二季

    评分:
    0.0很差

    分类:欧美剧英国2013

    主演:海莉·阿特维尔,多姆纳尔·格里森,克洛伊·皮里 

    导演:欧文·哈里斯 

    提示:本线路为优质线路,可优先选择。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全6集

      黑鸟第一季

    • 完结

      美国众神第一季

    • 完结

      越南战争

    • 全10集

      地狱之轮第二季

    • 全8集

      性爱自修室第四季

    • 已完结

      末世黑天使第一季

    • 全13集

      汉尼拔第三季

    • 完结

      行尸走肉:达里尔·迪克森第一季

     剧照

    黑镜第二季 剧照 NO.1黑镜第二季 剧照 NO.2黑镜第二季 剧照 NO.3黑镜第二季 剧照 NO.4黑镜第二季 剧照 NO.5黑镜第二季 剧照 NO.6黑镜第二季 剧照 NO.16黑镜第二季 剧照 NO.17黑镜第二季 剧照 NO.18黑镜第二季 剧照 NO.19黑镜第二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和上一季相同,本季的《黑镜》也由3个故事组成,向观众展现了一个残酷而又现实的未来世界。  《马上回来》:一次车祸夺走了玛莎(海莉·阿特维尔 Hayley Atwell 饰)的男友艾什(多姆纳尔·格利森 Domhnall Gleeson 饰)的生命。在朋友的推荐下,玛莎利用艾什在社交网络上留下的信息塑造了一个具有人工智能的假艾什。刚开始玛莎只能通过手机听到合成的艾什的声音,不久之后,那个声音告诉玛莎,有一个方法可以让艾什“真正”的回到她的身边。  《白熊》:托尼(勒诺拉·克里奇洛 Lenora Crichlow 饰)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在一间陌生的房间里并且失去了记忆。在她昏迷的这段时间中,世界显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上充斥着无情的看客,而她竟然成为了杀人狂追杀的猎物。  《沃尔多一刻》:沃尔多是一只虚拟的蓝熊,出现在深夜的喜剧节目中,而站在它背后的...

     长篇影评

     1 ) 非常现实地揭露人性的黑暗。

    接着说第二季,用黑暗的色调揭露着社会现实,第二季相比第一季的话,更加揭露的是人性的黑暗这点。

    第二季依然有个特别亮眼的故事,白熊,这个故事我记得太清楚了,看的我不知道可以说什么,看完觉得谁都不可信,每个人都是黑暗的。女主角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在一间陌生的房间并且失去了记忆,然后她跑到街道上求救,发现每个人都拿着手机拍自己,根本不理会自己的求救,并且,成为了一个面具人的追杀对象,不得已,她只能跑,路上遇到了“好人”,带着她逃亡,渐渐地发现了“好人”也想杀自己,也发现自己根本不是好人,女主角快崩溃了,这到底怎么了?!最后,当她被绑着坐在舞台中央的时候,一切终于明朗了,自己杀了人正在被审判,而拿着手机的人们是游客,这是游客们的一个旅游项目,审判自己!游客们可以通过给钱达成此次审判。当夜幕降临,游客们结束了自己的旅程,女主却并不能结束,审判会一直一直下去,因为晚上,主办方将会把女主继续放在同一个位置,并用电击让她失忆,永远重复着逃亡审判,这是对她的惩罚。

    这故事看的真的有点沉重,杀人犯法应该由法庭审判,那些说着审判罪犯的人正做着和女主一样的犯罪事实,罪人是不可以审判罪人的!然而,并没有人觉得不妥,主办方游客们都觉得理所当然,他们觉得自己是正义的一方,这就很可悲了,沉重的不是做了错事不能改,而是永远也没有机会改。

     2 ) Waldo: 杀戮权贵亦杀戮民众

    当我大天朝在摸着石头尝试建立当代的稳定的类似于君主-贵族统治的政体的时候,当我天朝p民对“民主”当做一个梦的时候,民主的大本营发生的故事的脚本却是:发现投票与民主越来越多的结构性bug,而越来越觉得民主作为一种政治正确的腻歪。

    民主政治之所以能变成秀是因为要取悦民众,可是民众是乌合之众,民众作为一个整体,几乎谈不上任何理性(waldo出现后,正在解释与某大妈切身利益相关的税的保守党候选人被大妈华丽丽的无视了);民众很容易被表面的无关紧要的感情所欺骗(民众观看第一的youtube视频与民众自身的福祉没有一毛钱关系);民众很善变;民众总是自以为是。

    有如何的民众,便有如何的政治精英;有如何的政治精英,便会反过来影响民众。片中悲剧的工党候选人,作为一个活脱脱的悲剧,实际上在体系中与民众的气场完全无缝接合。保守党候选人 好歹还有点不得不为之的抵抗。这货从前期的藐视waldo,到最后公布选票时候如临大敌。这货属于政治精英中对体系仍有理性的改良愿景的那一类。“体系出了大问题,但system built these roads”。但这货缺陷在于以精英自居,而在实际上鄙视民众的智商(waldo一番I‘m more real than u理论能激起共鸣的根本原因),同时又不得不敬畏民众不可捉摸的巨大力量。尽管仍然对体系有希望,但waldo让他感受到似乎越来越玩不转了。

    vigilant citizen是民主社会中的永恒命题。片尾全剧中唯一清醒的话剧演员被电击,或许表达了导演对于体系培养vigilant citizen的悲观看法。另外话剧演员有点2的设定也很赞,对高智商的精英、不思考的群氓是完美的讽刺。

    last point。奥观海和罗姆尼辩论时候,罗姆尼攻击了芝麻街的大鸟,随后大鸟在utubue风传,一时间被各大媒体推到风口。探讨是否杀掉大鸟作为一个辩题并无任何问题,但是把大鸟符号化、口号化,而作为杀器,则是选举对手非常喜闻乐见,但却对“选举”体系杀伤力极大的一种行为。因为,民众是那么的喜欢简单化的符号,并被口号的力量引导折服。

    可蓝熊终究是很boring的,当民众的注意力转移他处,也觉得有如撸管之后的空虚,就会渐渐淡漠政治,远离vigilant citizen。是为正在发生的 民主的硬伤。

     3 ) 黑镜S02E03: 品牌即是权利

          黑镜第二季第三集沃多的故事讲述了网络媒体时代权利的变迁,在传统媒体中,信息受众都从媒体得到信息,并且由媒体或者政府来判定什么应该作为信息发布给民众,民众在选择信息的过程中会收到媒体的引导。而在以网络为媒介的媒体中,民众的喜好和自发传播直接影响了信息的流通,而且起到了一定的信息过滤功能。于是在新媒体时代,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出现一些传媒的神话:犀利哥、芙蓉姐姐、凤姐。每个神话从诞生到淡出大众的视线周期是如此之短,短到如果你不是一个狂热的网络爱好者,有很多“明星”从出生到消亡,我们都来不及不了解。沃多的故事即是这一过程的深入解读。
          沃多本是一个脱口秀节目中的卡通人物,由不得志的喜剧演员詹姆斯配音,以言语犀利著称,不时出现一些黄段子和过激言论,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誓死搏出位的典型。在新一届的区议员竞选中大胆讽刺候选人门罗,博得了民众的疯狂支持。为了保持高关注度,节目组不惜秀出损招,用车载着沃多跟随门罗竞选,不断的激怒对方,来博得民众关注,甚至在最后以卡通人物的形象参加竞选。正像剧集中多次提到的,沃多的言论其实没有实质的内容,基本以谩骂和讽刺为主,尽情的抒发对现实的不满,但却没有任何的立场,换句话说没有任何的理性的解决方案。但观众就是喜欢这样的形象:风趣、直接、辛辣、愤怒。沃多的支持率一路走高,并在最终的选举中惜败于门罗。
          在网络媒体的时代,民众的喜好直接决定了事件的曝光率和传播范围,而民众对于信息的选择标准更多是感性而非理性,所以那些言论大胆、行为出格,并且能在媒体中针砭时弊,敢于挑战惨淡现实的人物往往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因为他们能说出民众想说而不能说的话,能够放下民众想放而放不下的尊严,而不会有人考虑在发泄之后应该如何解决现实的问题。在新晋政客格温多林眼中,沃多——更多的是他的扮演者詹姆斯,成为了这场竞选的搅局者,他毫无立场,没有任何的见地,只是用出格愤怒的言论博得民众的支持,最终分流了自己的选票,而让门罗赢的更加没有悬念。詹姆斯在辩论赛上攻击格温多林的理由,仅仅是对这个和自己有过一夜情的女人冷淡态度的报复,却直接影响了整个选区的民众的生活决策。
          剧中对于民众,尤其是年青一代的网络民众的喜好最经典的概括便是:Youtube上最受欢迎的,永远是条狗用屁声模仿《欢乐时光》主题曲的视频。
          最终詹姆斯也无法忍受自己扮演的沃多,而选择退出。但此时的沃多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卡通人物,而成为了一种社会符号,成为了一个鲜明的品牌,其后的团队能够继续支撑这个符号博得更多的关注,从而走向国际社会。伴随着品牌知名度而来的还有极大的权利,在人人有iphone和电脑,能够通过网络直接发表建议和做出选择的时代,关注度成为了一种无形的权利,可以决定一个地区的选举结果,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政策,可以轻而易举的聚集大量的财富,甚至干掉强大的官员和商人。这种品牌权利像一个巨大的黑洞,通过网络深入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打破了传统品牌的局限性,将每个民众手中的权利收集起来,形成强大的权利中心,然后就可以利用这个恐怖的权利为所欲为。
          詹姆斯没办法接受利用民众的狂热来吸收权利的行为,在剧集的结尾不得不流落街头。当他打开电视的时候,发现自己创造的沃多这个网络品牌,已经无孔不入,出没在各种媒体中间,成为了一个网络媒体的权利怪物。值得欣慰的是,沃多这个品牌利用自己的权利也做了很多好事,比如为贫困儿童谋求福利。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样一个怪物,在难以约束的情况下,能对以网络为载体的社会和生活,造成多么巨大的破坏?毕竟,没有约束的权利是破坏性的权利,又有几人能够坚守不作恶的信条。

     4 ) 【E03】独立有时比自由更重要

    1.
    --So any decision that has to be made,any policy,we just put it online.Let the

    people vote,thumbs up,thumbs down.The majority wins.That's a democracy.

    --So's YouTube,and I don't know if you've seen it,but the most popular video,is a

    dog farting the theme tune to Happy Days.

    --Well,today it's Waldo.

    --No.It's still the dog.

    这是黑镜E03The Waldo Moment里我印象最深的对话。

    人人都有一颗八卦的心,人人都有低俗需求。比起真正推动社会的议题,人们更愿意关注的是八卦、丑闻(尤其是性)等等。而后者,也正是网络上最热门的话题。即使是严肃的话题,流传最广的版本,也往往是调侃嘲讽的段子。
    Waldo大受欢迎,并不是他有多犀利深刻的见解,而是他能用幽默的大粗话去攻击社会上的得势群体(片中即政客),正是他的粗俗和攻击性迎合了观众。

    我想,这也是人性最真实的一部分。再有逻辑的辩论,也不如一句羊驼来得痛快。反思生活观察社会的帖子,远不如毁三观的我和弟弟滚床单了热门。
    并不是说这些都不好,只是说,这就是网络时代的特质,娱乐、轻松,再加一点讽刺攻击。这里有海量资讯,有一切刺激多巴胺元素,有一定的言论自由,有部分真相,但是在这里追求民主追求深度,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2.
    Waldo大呼“Don't vote for me!”,却在人群的笑声中被殴打,Waldo的扮演者被迅速替换。
    是愚蠢的大多数吗?不,只是不愿思考、自由却不独立的大多数。
    人既有“低俗”的需求,也会自控和反思。前者给人欲望和生命力,后者让人区别于动物。有的人“低俗”久了,麻木地只会大笑和大骂。有的人喜欢“低俗”,但也从不放弃思考的机会,关注社会并努力让它变好一点点。

    剧中貌似无立场的Waldo最后被操纵,被打造成“the perfect assassin”、“a global political-entertainment product”,既能无形地灌输观点,又能大赚一笔。

    再客观、再中立的媒体,也无法避免其固有立场(Waldo抵触政治,也是政治立场)。新闻资讯从题材内容的选择,到字数篇幅时间的裁定,都是一次次主观的判断。你能看到的,是筛选过的信息,是真实的一部分。

    在发表意见前,问问自己,究竟是你的观点,还是哪里读到的观点?是不是你已经习惯于在有自己的想法前,先看看别人的想法?要知道,比起自己写评论,简单地转发推荐和最右是最轻松的做法。
    不要急着肯定,急着否定,急着判断,急着站到某个阵营,不盲目相信权威,不依赖大多数的判断,多听多看多想。比起自由,有时候独立更重要,就像胡适曾经说过的“自由是针对外面束缚而言的,独立是你们自己的事,给你自由而不独立,仍是奴隶。”

     5 ) 白熊中虐童案的原型

    白熊中虐童案的原型:
    号称“荒野杀手”的一对杀人伴侣——安·布雷迪(Ian Brady)和迈拉·辛德利(Myra Hindley)。他们在1963年至1965年间杀害了5名孩童与青少年,直到2012年7月30日,英国警方才找到最后一名受害者比耐特(Keith Bennett)的尸骸。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他们的暴行令全英国人感到恐怖、震惊。
          
    其中一个凶案:

            1964年6月16日,这对男女又开始杀人了。这次的受害者是12岁的凯斯·比耐特,他最后一次被人看见是在去他祖母家的路上,每周二他都会去那儿,小男孩一头金发,有一双蓝色的眸子,这样的外貌很对布雷迪的胃口。照例是辛德利引诱目标上车,然后求他去找手套。他们把小男孩骗到一处峡谷,然后布雷迪折磨他并强暴了他,最后用一根布条勒死了男孩,就埋在了峡谷里。布雷迪还拍摄了照片留念,而辛德利则站在一块石头上全程观看了谋杀过程。

    接受审讯:

      在这些证据面前,布雷迪和辛德利都拒不承认罪行。辛德利坚持说尽管她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她当时并不在场,她正在厨房做饭或在浴室洗澡。布雷迪却说辛德利整个过程都在场,并且坚持要亲自杀死这个小女孩,而且就是她用一根布条勒死了小女孩,并且后来在公众场合,她仍然会玩那根布条。布雷迪还声称是两个男人把莱丝丽带来的,他仅仅是给莱丝丽拍了一些照片,其他什么也没做,拍过照后,莱丝丽就和那两个人一起离开了。

      不管他们是否认罪,由于控方证据确凿,陪审团认定布雷迪和辛德利有罪。此时,英格兰的死刑已被废除,两人最终被判终身监禁。

    狱中: 

           还有一些失踪的孩子没有找到,人们怀疑是这对杀人伴侣所为。但布雷迪在监狱中精神一步步崩溃,自1985年以来就被安置在爱史沃斯精神病医院监禁。1999年他又开始绝食,随后被强迫灌饲,精神重度混乱,再也指认不出任何尸体了。2006年,监狱当局截获了一个女性朋友寄给布雷迪的一本犯罪小说,书的中间被挖空放进去了50对乙酰氨基酚药片,试图让精神错乱的布雷迪误服。


    群众的态度:

           两千名警察,其中四十名带着枪,他们封锁了通往荒野的路,很多警察的任务是保护辛德利的人身安全,因为很多英国人认为她是本世纪最大的女魔头之一,恨不得立刻用石头砸死她。
           在事件过去几十年之后,这对杀人伴侣仍位列英国最受人唾弃的罪犯之列,审理布雷迪和辛德利案的法官认为他们是过去一个世纪里最邪恶的谋杀者。
      他们两人的真实故事成为不少犯罪小说的蓝本,爱德华·高瑞写了一部读者甚多的短篇惊悚小说《令人作呕的夫妇》。英国工业音乐的先锋Throbbing Gristle(颤动的软骨)乐队,也拿二人的故事改编歌曲,以配合他们反叛、好斗的曲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德利的结局:
    2002年韩德丽年届六十,并曾多次出现健康方面的问题,最后因心肌梗塞在11月15日病逝于“西萨弗克郡医院”(West Suffolk Hospital]。她有37年的时间都待在牢里,期间她曾取得了英国公开大学的学位,并表示她已经回归罗马天主教(她在15岁时曾改变信仰)。她是英国被羁押最久的女罪犯,也是仅有的两个完整接受无期徒刑的女囚犯之一(另一人是Rose West),她在过世之前接受了临终祷告。她的律师告诉媒体,韩德丽真的对自己的罪行感到十分抱歉。她总是形容自己是个悔过的罪人,但是也明白几乎没有人会愿意她。那些曾为她争取假释的支持者说,她不应该在牢里结束一生。这个团体的领导人Peter Timms曾经是典狱官,他坦承韩德丽的罪行的确很可怕,但是他觉得真正的问题是,和其他被判无期徒刑的犯人比起来,她遭受的是完全不同的待遇。

     6 ) 一个程序没编好导致的悲剧

    只谈第一个故事。

    玛莎的男朋友因车祸去世,朋友给她推荐了人工智能,通过读取男朋友在网上的发言来模拟他的性格。最初玛莎不同意,因为那不是他,然而不久她发现自己怀孕了,终于忍不住尝试着与人工智能对话,在听到他的声音时泪流满面。之后他们一起聊天、回忆过去、故地重游,玛莎用男朋友的视频给人工智能订做了身体,似乎过去的一切又回来了。然而随着相处的深入,玛莎发现与人工智能的交流总是无法达到她期望的结果,逐渐陷入绝望,最后人工智能被关到了阁楼上。

    这个结果产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程序编得不够好,宅男程序员们真是太不懂女性心理了,处理问题都是直线思维,看玛莎心情不好就问要不要滚床单,让滚出去就滚出去,让跳崖就跳崖,让不跳就不跳。其实程序应该这么写:
    当她无来由地心情不好的时候;
    当她让你滚出家门的时候;
    当她叫你从悬崖上跳下去的时候……
    上前抱住她,说“我爱你”。

    一早看到新闻《计算机首次通过图灵测试》,瞬间觉得科幻中的好多问题都即将成为现实了,比如人工智能的一大痛苦在于,他们以为自己是人,应该有人的尊严,而人类把他们当做机器来利用和销毁,于是人工智能与人的冲突爆发了。不知为何联想到《青蛇》中,白蛇生了一个看起来完全是人的孩子,法海的表情震惊而悔恨,伸手要去救她,那一刻是承认她是人了吧。

    如果程序能让人相信它是人,并且有学习能力,它就有了生命吗?它的生命要通过人来定义,还是有其自身的存在意义?这样的生命有原罪吗?可以被拯救吗?参与轮回吗?可以谈恋爱吗?问一个程序员同学:“你觉得人工智能算生命吗?”“算。”“要足够复杂才算吗?”“不用啊。”然后他贴了Youtube上的一个故事:

    “我四岁的时候,我爸买了台XBOX,如果你有印象的话,你或许还记得那2001年出的黑色的、挺结实的方块盒。对,就是那个XBOX(不是360),我们一起玩了很多游戏,而且玩得很开心,直到我六岁的时候他去世了为止。
    在那之后的10年,我没能再去碰它,然后当我再度将其打开的时候,我留意到了一件东西。
    我和我爸曾经玩过一款赛车游戏:《越野挑战赛》,当时它刚出来的时候我们真觉得它挺不错的。
    就在我打开游戏这看看那看看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幽灵。
    这游戏的设定是计时赛中,最高纪录保持者的录像将会以幽灵驾驶者的方式呈现出来与你一起竞赛。猜到了吗?对,没错,我爸的幽灵至今仍在赛道上奔驰着。
    我于是玩儿了一遍又一遍,试图打败这一幽灵。慢慢的,我追逐上了幽灵,而终于有一天我超过了它,然后……
    我在终点线前停了下来,以确保我不会将它抹除。”

     短评

    第一集回味长,第二集极扭曲,但第三集才是整季里感觉最英国的。

    7分钟前
    • 煎饼菓子兔
    • 推荐

    (第二集:《白熊》)何止未来,现今大众早已把恐怖事件当早餐吃,罪犯在这个能够得到大量关注甚至欣赏的社会里,乐此不疲,于是到头来,最终每一个人,都无法避免从旁观者到受害者的蜕变——谁说世界在发展进化?我们一直都在弱肉强食,唯一区别不过是以前用石器现在用枪支。

    11分钟前
    • Ocap
    • 力荐

    我喜欢第二季第一集。我想让失去的人回来。

    15分钟前
    • 推荐

    1、鉴于现代人在社交网络所表现出的虚伪性,我认为这种假设至少在50年内不成立,也就是说,科技仍然无法改变人外在的假模假式。2、冲锋枪狂扫微博众傻逼,假正义、伪公知、麻木不仁的看客、处心积虑的阴谋家,送你们一句话就是“都你妈别装了“。3、网络红人什么的真可怕

    18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麻烦把第一集里所有电子产品都打包:那个超薄手机、超薄笔记本、触屏式电子绘画工作台…另外,再给我来一栋那样的英国乡村老砖房,和一个留胡子版的阿德里安.布劳迪。谢谢,一共多少钱?

    21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额 我需要一个志玲版的。。。

    22分钟前
    • Eroica
    • 力荐

    去世的人的“东西”都放在阁楼上……不知道呆在阁楼上的人工智能会不会寂寞(☍﹏⁰)

    23分钟前
    • 瑾朵朵
    • 力荐

    其实没有上一季那么惊艳了,不过东西嘛都是第一口最好吃所以还是公正的给满分

    27分钟前
    • 黄青蕉
    • 力荐

    第二季第二集实在太折磨我了 这是谁想出来的阴暗故事

    30分钟前
    • 杉源给
    • 推荐

    第一个故事:女主角无法和模拟自己男朋友的人工智能好好过日子,很大一部分是程序没编好导致的吧,宅男程序员们实在是太不懂得感情了。第二个故事:把惩罚虐童罪犯当成每日娱乐活动,人内心的攻击性总是要找一个渠道发泄,与其以道德的名义惩罚别人,不如多来点足球这种无害而有趣的活动。

    33分钟前
    • 丹AI🌵
    • 力荐

    第一集模拟电话刚打通的时候我就哭了

    34分钟前
    • RITA
    • 力荐

    继续犀利,然而突破性比上一季有所降低。最喜欢第二集,挑战人的道德观逻辑和底线。

    39分钟前
    • 艾小柯
    • 推荐

    社交网络反噬社交主体,信息不等于存在;道德审判反致道德沦丧,娱乐之罪不轻于犯罪;政治娱乐趣味根深,民主不一定得到明智。

    43分钟前
    • 不流ᝰ
    • 推荐

    去年被第一季第一集深深的震撼了,今年的第二季相比去年变得温和了许多,每一集的创意虽然依旧很正点,单独展开都能拍一部不错的小电影,但都没有往更加极点的方向发展,祈祷明年的第三季可以超越首播集那座高山吧。★★★★

    4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需要一个替代品,需要一个惩戒园,需要一屏遮羞布

    48分钟前
    • JulyChan
    • 力荐

    人类的未来究竟会走向何方?生存还是毁灭,进化抑或消亡。随着物质社会的不断发展,这个问题的答案也似乎愈发明朗。科技让人类逐渐失去生命的华彩,人性在冰冷的机械时代里早已黯淡无光。所谓的现代文明不过是燃烧未来的虚空假象,我们始终在作茧自缚的道路上奔走匆忙。

    53分钟前
    • 白发生
    • 力荐

    第三个故事不是在王尼玛的身上发生了吗

    58分钟前
    • 大島
    • 推荐

    我有几十个G的视频资料,能做一个苍老师么?什么?中文服务还要另加钱?不是有谷歌么!

    59分钟前
    • 离开了的猪
    • 力荐

    今晚连着看完三集之后,忽然瞥到IPHONE黑色的屏幕,瞬间觉得脊背一阵发凉。可怕的并不是科技改变了什么,而是它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到底是什么。

    1小时前
    • 亚比煞
    • 力荐

    其实相比第一季的耸动我偏爱第二季呢,并未完全从现实中抽离出来玩概念,实则温柔地杀死你。现代性有时候残酷到让人怎么也抓不住生活的实感,过度依赖社交网络的自己其实也是live in the cloud吧,恍惚中我觉得自己说的话所花费的时间就是在复制粘贴,多可悲。(201看到哭啊我真是弱爆了

    1小时前
    • Nolita
    • 力荐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