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综艺 国医养生馆

    国医养生馆

    评分:
    0.0很差

    分类:综艺大陆2013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猜你喜欢

     剧照

    国医养生馆 剧照 NO.1国医养生馆 剧照 NO.2国医养生馆 剧照 NO.3国医养生馆 剧照 NO.4国医养生馆 剧照 NO.5国医养生馆 剧照 NO.6国医养生馆 剧照 NO.16国医养生馆 剧照 NO.17国医养生馆 剧照 NO.18国医养生馆 剧照 NO.19国医养生馆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国医养生馆》是青海卫视一档有关介绍养生的栏目,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长篇影评

     1 ) 一部展现中国医生奉献和牺牲的抗疫纪录片

    《中国医生》是一部由刘伟强执导,张涵予和袁泉主演的抗疫题材纪录片,讲述了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国医生在武汉和全国各地与病毒抗争的故事。

    这部纪录片的最大优点是它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医生的专业和勇敢,以及中国人民的团结和互助。纪录片中的许多场景都令人感动,例如医生在医院和方舱医院中救治患者的画面,医生在隔离和防护中坚持工作的过程,以及最后医生在疫情得到控制后与家人团聚的感人一幕。纪录片也探讨了一些深刻的主题,例如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医患之间的信任和理解,以及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纪录片的演员也都表现出色,特别是张涵予和袁泉,他们塑造了一对令人敬佩的银幕夫妻。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是纪录片的灵魂,他们展现了医生的爱情和牵挂。纪录片的配乐也很出色,由陈永健作曲,其中最著名的歌曲是《中国医生》,这首歌已经成为了一首经典。

    纪录片也有一些缺点,例如情节有些简单和平淡,对一些细节和背景也有些忽略和缺乏。纪录片也有些过于正面和理想化,有些场景可以更加真实和多元。但总体来说,这些缺点并不影响纪录片的整体质量和感染力。

    总之,《中国医生》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纪录片,它不仅是一部抗疫纪录片,也是一部社会写照。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医生的精神和中国人民的力量。这部纪录片让我感激,也让我敬仰。

     2 ) 非常端正的主旋律影片

    7.7日作为影迷代表受片方邀请参加提前业内看片会,有幸提前观看到 这部电影。个人给三星半吧,7.3分。

    作为全体中国人共同经历的重大事件,每个人都记忆犹新,观看电影的过程中思绪又回到了当初所经历的时刻。我个人印象也尤为深刻,2019年十二月底那几天我正在武汉办事,堂弟看新闻打电话提醒我武汉出现不明感染病例,交代我买口罩戴上,我没有放在心上。2020年1月3日我从武汉乘飞机回乌市,之后没多久就全面公布疫情爆发,武汉正是中心地带,想想真是非常后怕。那时候一飞机的人都是 武汉各地集中到飞机上,而且没有任何防护措施,只要有一个人感染了,那一飞机的人就惨了,还算非常万幸。

    电影主要视角集中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张涵予饰演的张院长为主角,但是我很不喜欢张涵予特地说的武汉话,感觉很不正宗,很出戏,还不如就用普通话更好。不过飚了好几次“TMD”国骂也算是难得一见。

    大部分内容就是新闻看到的那样,大规模不明感染让许多人发烧,呼吸道等症状,大家蜂拥赶往医院导致床位严重不足,又相互交叉感染,一发不可收拾。看到那些病人得不到床位只能回家自己隔离,甚至死在家里,很不是滋味,如果自己是处于那个环境,也会非常绝望。

    电影里很快大家都得到了救治。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病毒,医生们也都束手无策,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没有特效药,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每天都有病人死去,充满了挫折感。我们平时只在新闻里看到一个个确诊,死亡的数据,没能亲身经历永远无法体会那些生离死别的伤痛。

    电影详细描写了许多ICU病房抢救的场面,各种意外情况的出现,病人的生命一点一点流失,医生们争分夺秒从死神手中夺取时间,人的生命在这个时刻是那么的脆弱,给人一种很无力的感觉。每一次生命的逝去,对医护人员的信心又造成很大的打击。面对这种全新的病毒,所有人都充满了恐惧,挫折,观众也能更深切地体会到医护人员的难处。

    电影有张院长跟妻子,金仔跟老婆,两条感情线,但都是为剧情服务,没有喧宾夺主变成爱情戏也算是国产电影的进步。神烦许多电影加入各种爱情戏的桥段。

    有些细节表现还是挺好的。小卖部的老张给文主任发了许多微信,想求一个床位,直到忙了几天回到家才看到微信留言,老张已经离世了,听着微信语音里老张卑微的恳求留言,不禁潸然泪下。

    小枫的父母都去世了,问李晨:“叔叔,你能告诉我,没有爸爸妈妈一个人要怎么生活吗?”感觉也是无尽的酸楚。

    除了这些细节,给人总体的感觉就像看新闻联播一样充满了正能量,所有的事情都是好的方向发展,所有人都是齐心协力共同抗疫取得胜利。好像我们从来没有走过弯路,总感觉太端正了。现实中一开始我们走了许多弯路,甚至一度人为隐瞒真实情况没能及时做到更好地防范,吹哨人事件, 各种防疫物资分配不合理等等问题,都没能提及过,虽然考虑到过审原因没有提及,但是总感觉少了一些东西,一味的正能量,就缺失一些力量感,真实感。所以这部电影给人感觉就是弘扬抗疫宣传片一样,少了一些电影感。

    不过现在真心觉得我国的抗疫工作实在是非常出色。一开始虽然很多弯路,但是后面正视了起来,十四亿人全民齐心抗疫,是全世界恢复最快的国家。看看现在一年多以来全世界的局势,确诊超过1.8亿,真心觉得我们做的非常成功了。现在想想也不能对当时所走的弯路过多的抱怨,因为那时候人们根本不知道所面对的是什么情况。西方国家提前几个月明确知道疫情的情况,有充足的世界可以去预防,却还搞成现在一团糟的局面,又想起了那句话: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学到的教训就是从来不会吸取教训。

    这部电影的题材很特殊,是全中国人的共同经历,票房应该会超过30亿,评分我预测7.3.大家还是可以去支持的。

     3 ) 解放春天

    为城市上一把锁 圈禁起为祸人间的幽灵 天空化为雕塑,道路生出结界 人类陷入一场集体的梦魇 家在玻璃窗后躲藏着 人在手机屏前战栗着 那些充满补丁的灵魂 趁机戴上虚伪的面具 游荡于网络,叫嚣人间 战斗在除夕夜打响 奔腾的儿郎,顶天的汉子 衣着白甲,奋力挡开死神的巨镰 他们引动雷火,燃烧热血,焚尽黑暗 丧歌迎来了休止符,宣告春天正式解放 我站在春日的墓园里 撤下口罩,轻吻一枝樱花 给她讲那些寒风凛冽的岁月里 我曾一次次梦到的春天

     4 ) 《传染病》《极度恐慌》之后,我们也等来了中国人自己的抗疫大片

    2020年初,一部2013年的韩国电影突然在国内引起讨论热潮。

      这部引发讨论的电影叫做《流感》。

    这是一部根据韩国电影史上首个以“流感病毒”为题材的电影,既是灾难片,也是人性片。

    它之所以在时隔7年后再次被国人看到,因为2020年初国内爆发了新冠疫情。

    在这之后,关于病毒和天灾的电影被不断翻出,《血疫》《传染病》《极度恐慌》……

    这些电影成为了2020年初疫情期间国人重点关注的对象,特别是电影里人类携手同心战胜病毒的精神更值得我们钦佩。

    武汉这场举世瞩目的抗疫行动,一样值得被记录下来。以它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有不少,电视剧有《在一起》,唯独缺了电影这个大类。

    终于,我们也等来了中国人自己的抗疫大片。

     6月22日,由刘伟强执导、张涵予、袁泉、朱亚文、李晨领衔主演,易烊千玺特邀出演,欧豪特别出演的电影《中国医生》正式官宣定档,电影将于7月9日正式上映。

    这是《中国医生》第一次宣布定档,而我们等待它的定档,已经等了太久了。

     在这之前,电影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时候,关于《中国医生》这部电影的档期,已经是众说纷纭,各种消息满天飞。

      甚至更早,早到这部电影杀青之际,就有不少人在催定档,更有不少人大胆开麦预测档期。

    当然,这些都是网友们的玩笑之举,但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在正式定档之前就能引起“档期猜测游戏”,还是因为它本身足够有吸引力。

      电影根据2020年头等大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的真实事件改编,围绕新冠肺炎疫情中的“暴风眼”——武汉市金银潭医院为原型展开,故事的主角就是参与这次新冠疫情防控斗争中的医护人员。

    从筹备到拍摄再到杀青,《中国医生》前后历时近八个月,辗转无锡、武汉、上海、广州四地取景拍摄。

      主创团队在武汉“解封”的第一时间就进入武汉,和抗疫战线最前沿的数百位医护工作者面对面交流,收集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摄影棚内全部医院设备严格按照医院建造标准打造,再由专业医院改造工作人员到场验收合格后才投入拍摄。

      花了整整8个月用心打磨,再结合影片之前的各种物料来看,我相信,电影在正式上映前17天才宣布定档的做法,是有理由的。

      因为影片本身的意义,电影不仓促选择定档,这是主创们对电影的负责,对观众的负责,也是对影片中所描述的那些真实过往负责。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份相信,在本次超长预告片里都得到了印证。

    不夸张的说,这次的超长预告片,开屏就是暴击。

      “对于这个病了解的实在是太少了”

      “医生连插管都不敢”“这家小医院真的不行”

      “ICU都能停电”“出了人命谁都得背着锅”

      “医务能力能不能搞的定啊”

     屏幕里短暂出现的每一句话,看起来云淡风轻,实则惊心动魄。因为它们都是真实发生过的对话,它们的存在,在不断提醒我们那段难熬的岁月。

      跟着预告片里的台词,我们就像是回到2020年那段难熬的日子。我们能明显感受到,那个特殊时期,身处其中的每一员,每一天都在受“折磨”。

      身为医生,他们一开始对这个新兴病毒知之甚少,对怎么战胜它更是束手无策。

      当他们看到一个又一个病人倒在病床上,手术台上,他们也难过,他们也绝望,甚至质疑自己:

      “我到底有没有资格做一个医生?”

     作为病人家属,失去亲人让他们无法理智,只知道一件事“我的家人让你治死了”,这样情绪该如何排解?

     作为病人,看着身边的病友一个个死去,那种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的无力感又有谁能知道呢?

     作为志愿者,带着一腔热血前来助阵,一句“他发烧了”,一下就把人打入“深渊”,这种绝望,又有谁能共情?

    就算一开始只是局外人的“普通人”,有谁知道自己哪一天会被病毒给盯上?

    封城之后,物资紧缺,不仅要抢医疗物资,还要抢生活物资,毕竟“大家都想活!”

    作为医护人员,当面对“我想救他们,但是救不过来。”的局面,又应该如何自处?

      这些事,每一件单拿出来都“糟心”的不行。

      但好在,我们熬过来了。

    我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又是谁帮我们熬过来的?

      这个问题,预告片的后半部分给出了答案。

    当张涵予饰演的院长出现在画面里,掷地有声地说着:“我最看不惯的,就是遇到点挫折,就丧失斗志,灰头土脸的样子。”

      张涵予的角色原型就是金银潭医院的院长,“人民英雄”张定宇。

      在这场抗疫大战里,他一直都是冲在头阵,尽管自己患有渐冻症,但依旧带领医院干部职工救治了2800余名患者,其中不少为重症、危重症患者。

    除了他,还有深入每一户,努力救治每一位病患的医护人员。 有握着患者的手,默默给与鼓励的医护人员。

    有因为口罩带了太久在脸上压出痕迹,还被汗渍浸出伤痕的护士们,这里为袁泉、李沁贡献的“毁容式”演绎点赞。

    有为了这个城市,以及城市里的人,奔赴在第一线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所有医护人员。

      他们带着面罩,穿着防护服,身上最显眼的是用白底红字打印出来的“职位”,而名字和地方只是用黑色签字笔写在防护服的随便一个地方。

     因为这场战疫里,他们只是想以一个“职位”付出,不求回报,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无名英雄”。

      几乎可以这么说,我们的命,就是这群“无名英雄”抢出来、熬下来的。

      对于这些奋战在一线的的中国医生们,我们唯有对他们发自内心感叹一句:

    “感谢你为我们拼过命!”

    今年第2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博纳影业在发布会上特别介绍了他们今年的重头戏——“中国胜利三部曲”。

      《中国医生》就是其中之一,另外两部分别是《长津湖》和《无名》。

      这三部电影都很能代表“中国胜利”,《中国医生》不必多说,它的主角是这次疫情奋战在一线的中国医生们。

      尽管主演全是电影圈的大腕大咖,甚至到了随便一个“路人”都是大明星的地步,但在这部电影里,卡司阵容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长津湖》讲的是朝鲜战争中最惨烈的一次战役长津湖之战,主角也是我们熟悉的“最可爱的人”。

      而目前资料最少的《无名》,是一部谍战电影,熟悉这个类型电影的朋友都知道,谍战的主角是隐蔽在战线上的那群无名英雄。

    这三部电影的主角们,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百年来默默为国为人民奉献的所有“无名英雄”,他们是有资格担得起“中国胜利”这四个字的。

      《中国医生》,银幕再见!

    本文系青石电影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5 ) 这部电影不配为这样的题材做歌颂和宣传

    原本是抱着绝对期待的心情来看的,因为这个题材的电影,很容易出现神作,药神那个级别的。可惜,但是看完以后,真的很差很差。

    首先,一部好的电影,剧本!故事!这部电影在讲什么?故事是什么?剧本在特么说什么?除了套了这个壳子,空有一个形式,丢掉了一切应该注意的东西,只注重形式上的“正”,那么方向一开始就歪了,你只会越来越南辕北辙。所有人看了后相信都会有这样的感觉,这特么是一部电影?这究竟是纪录片还是电影?就算是纪录片,也是一部质量极差的纪录片。而且你想拍纪录片就拍纪录片好了,拍什么电影呢?

    其二,每个故事片段,就是那种一惊一乍的配乐带起来的,意义不明,目的不明,丝毫不知道想表达什么,就算想拍真实性,那你的真实性呢?尴尬就是你所谓的真实嘛?

    其三,演员阵容奇葩,一堆熟脸,无论演技好坏,往里硬凑,白瞎了几个戏骨。最主要是这些熟脸有吊用啊,他能演的比一些有演技但是没有资源的演员好么?放在里面让大家发现这货我见过,有什么用啊,甚至会导致人们的注意力偏移。深刻怀疑是一些垃圾演员纯粹混脸熟,恰烂钱,想用主旋律电影提高演员知名度。又是垃圾资本的运作。

    其四,医护人员的精神品质,做医生的崇高丝毫没有表达出来,医生那种人性和神性的力量在电影里如同鸿毛般轻浮,画面显现的仅仅是现象上的医生的辛苦,但其中愿意付出的缘由,所谓的精神,在哪?旁边一个孩子甚至说:“我长大不想当医生了。”这就是这个破电影带给新一代的意义嘛?

    其五,照着时间线平铺直叙,小学生流水账;重点不明,忽这忽那。

    其六,台词极差,他妈的正常人现实谁特么这样说话,做这种行为?艺术源于生活,完全脱离生活,拍这样的电影意义何在?为了交作业吗?或者是吃人血馒头?用这样壮烈的事迹和题材,赚人民大众的钱?

    有人说抵制这部电影,我起初看到这样的影评以为是言语过激了,又是什么别有企图的恶评。结果亲眼观看后,我觉得确实,应该抵制!

    我们的国家,要是没有较好的文化宣传形式,不仅对大众无法造成正能量宣传作用,还只会剥夺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反向遏制良好作品的显现,最终陷入死循环。

    最后,再次求求那些文化领域的所谓专家们,你们的分级制度的研究结果呢?这么多年了,中国电影市场越来越大,电影受众越来越广,进电影院的孩子越来越多,你觉得他们是什么场面都能看都想看的吗?这样吧,你们要是想不出合适的有关于分级制度的办法,我给你们一个建议:看电影实名制,把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分开,不仅针对电影,针对所有文化产品和场景。

     6 ) 头重脚轻+刻意煽情

    关于“新冠疫情”有太多的纪录片,它们远远好于这部电影。

    在这里我想说的问题题目已经说了,“头重脚轻”,“刻意煽情”是我观看完电影后的直观感受。

    头重脚轻

    电影开篇即是高潮,发现肺炎病例,金银滩医院接收入院治疗,随着病例人数的不断增加,医护工作者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

    院长坐镇指挥、混乱的场景、医患冲突、第一批医疗队赶来救援,大量的患者需要得到救治,但是病床位依旧得不到方案解决,随之而来的是死亡病例不断攀升,甚至于医生、患者、还有他们的亲属一个个离去。

    电影用了一半的时长再现了当时的真实情况,节奏快,紧张感强,将观众很快带入到了情绪之中,所以我在还没到后面的时候,心里给这部电影预估的分数是8.5分左右。

    因为,在我看来,电影的表现虽远远不及真实情况,但是在金银滩医院这部分,它做到了基本的还原,还有体现在这些演员上的表演细节。比如长期戴防护服后脸上浮现的一道道凹痕,年轻医生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诉说着思家之情,还有袁泉饰演的医生与周围邻里的关系,身为医生无能为力与绝望等等,这些诸多的小细节都演绎的很好。

    但是但是,一到后半段,整个节奏一下子崩了。

    刻意煽情

    我在这里要说的不是煽情戏不好,也不是主旋律的问题,而是整个电影节奏一下子缓慢了太多太多。如果说前面是“激情澎湃,振奋人心”,后面就是“谈情说爱,悠哉游哉”。欧豪和周也的戏份几乎占后面全部,并且贯穿全片。

    当然,紧张的节奏过后当然需要慢节奏过渡,就像前面在紧张的抢救病人戏份后,会有个会议来缓和下节奏。可是后半部分呢,除了些之前记录片的素材和偶尔的医院戏份,这时的整个重心就在欧豪和周也这条线上。

    如果不看前半段,单看这后半段内容,我只会觉得这是疫情期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说到“感人”,这两位年轻演员的长时间表演给观众带来的“感动成度”真不及前面张子枫的2-3分钟。

    所以整部电影看完后心里的分数直接从8.5降到了7分。

    当然,整体的演员表演完成度还是很高的,尤其是病房里抢救的戏份,让我不禁感叹,我国的医疗戏明明可以拍的很好嘛,但是医疗剧就是没人拍。

    就说这么多吧!

     7 ) 这些年欠袁泉的最佳女演员奖杯,都请准备好。

    这些年欠袁泉的最佳女演员奖杯,请全部准备好。

    《中国医生》映后,尽管在影片水准上有着或高或低的评价,但袁泉在片中的演技,值得100%好评。

    作为一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现实题材影片,讲述中国医生在抗疫战线上的故事,《中国医生》的故事剧情并不具备太大的创作发挥空间。一场全世界都受到波及的未知瘟疫,突然在自己的身边爆发,这种临场感和真实感是众多灾难片都无法让观众感受到的。

    观众在走进电影院的那一刻,就预知了故事的开头和结尾,这样的故事肯定不好讲。

    《中国医生》好看吗?好看。

    《中国医生》好看在哪儿?袁泉的演技,这一次用“炸裂”来形容毫不为过。

    袁泉不是塑造了文婷医生,袁泉已经成为了文婷医生。

    作为一名呼吸与重症科主任,文婷医生的生活状态一开始就交代得很清楚:平时工作太忙,快递也没时间去小卖部取;工作的时候,是年轻医生眼中严肃的上级领导,爱开玩笑的杨小羊医生也要在文主任面前收敛起来;临床工作之外,还要带领科室同事共同探讨病历和解决方案……

    直到疫情开始的那一天,一切都像脱轨的火车,来不及刹车。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死神在人群中任意穿梭游走,呼吸间都有致命的风险,所有的临床经验都不再应验,药剂不再生效,身为一名医生的你该怎么做?

    当不明病毒突然爆发、需要隔离在医院过年时,文主任没有一句废话,直接起立示意留守。

    当患者蜂拥而至,暴力抢夺医疗设备资源时,文主任是第一个站出来说:“你们每一个人,我都想救。”

    当患者因为排不上队,无理取闹时,文主任没有容忍加塞的行为,因为她知道,对一个人的特例,就是对其他所有患者的不公平。

    当医生防护服质量太差,出现感染风险时,文主任又站出来叫停接诊,因为她知道医护人员的安全也需要她来守护。

    当连轴抢救患者,同事医护人员相继生病、感染、情绪崩溃时,文主任依然用平静的声音坚守着:“放心,我在呢。”

    如果是一个高喊着口号打鸡血的文主任,或许从医护同事到患者都无法相信她口中的:“有我在。”正是因为袁泉把众多复杂的情绪、压力、痛苦都用极度克制的方式表达出来,文婷主任这个人物才更可信。

    防护服和口罩层层包裹下,支撑着人物信念的,只有满身伤痕、疲惫之下的一颗赤诚之心。

    当我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时刻,谨庄严宣誓:

    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

    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

    满目疮痍之下,是一颗金子般坚毅的心。

    《中国医生》袁泉饰演的文婷主任,其原型之一的是张继先医生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医生在影片首映后表示,这部电影让她“从头看到尾,一直眼泪没有干过”,这个人物也不仅仅是她自己,也是全体医务人员的形象。

    众所周知的原因,演员在塑造一个角色时,能短时间去角色的工作生活环境体验生活、去试着了解熟悉角色所处的行业领域,就已经很不容易了。这一次《中国医生》当中袁泉要挑战的角色,其原型是资深的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

    学医路漫漫,本科五年,研究生三年,才能进入医院成为一名住院医(如同《实习医生格蕾》当中的格蕾、《中国医生》当中的杨小羊);住院医还要经过初级职称考试(通常是两年)、中级职称考试(又需要两年到四年),中级职称考试满四年后才有机会进行副高级别职称申请。

    从一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到一名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这一路走来,要经历太多的临床实践、学术论文、职称考试、专业培训(规范培训)、课题研究……青春一晃,就这样过去了十几甚至二十几年。

    抓住人物的魂,袁泉做到了。

    钟南山院士看完影片《中国医生》之后,对袁泉诠释的文婷主任印象深刻:“她很像2003年我的助手刘小青,当病人抢救过来,虽然整个形象显得很憔悴,但两个眼睛放出光,流出幸福的眼泪。”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现身《中国医生》首映现场,他对影片中医生职业操作的专业度表示了肯定:“一直在挑剔这个电影有什么bug,但是坚持了两个多小时基本没有找到。”

    走出影院的时候,听到身边的小朋友悄声跟父母说:“我想当医生。”

    我想,这就是《中国医生》张竞予院长、文婷医生、陶峻医生、杨小羊医生和其他中国千千万万名医生,最想听到的声音。

     短评

    看完了北京场的中国医生首映,不完全统计哭了十次吧🙏全场啜泣声不断。在医疗场面方面的专业度是无可挑剔的,选的片段也非常具有代表性,或多或少都来源于大家当时亲身经历或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到的事件,所以很有触动感。对女性医护人员的刻画好评👍张涵予、袁泉、朱亚文都贡献了高光演技。易烊千玺的角色非常俏皮可爱,最后又让人心生怜爱,以后可以考虑发展一下喜剧,有的桥段身边很多人忍不住乐了,难得的轻松时刻。

    9分钟前
    • 哈利波波茶
    • 力荐

    感动不应是群像堆砌,不该是配乐处处插播,不只是放大生死离别,它是当众人只愿看向亮光的一面时,选择还会记得山的背阳面那些淌过爱别离痛的人和没法越过山丘的魂。抗疫本身必然是感人的,但这部电影不是,片中唯一戳心的只有张子枫的段落,“我只想知道,一个人没有爸爸妈妈的话该怎么办”,其余时间煎熬难顶。况且我只是想简简单单看个电影,何以还要看三次新闻联播。

    12分钟前
    • 在下三水
    • 较差

    三星给火神山、雷神山、金银潭等各医院。不知道是不是编剧的问题,很多人物缺乏他本身身份应有的理性

    15分钟前
    • Cheshire_Zhang
    • 还行

    6.5/10。看的时候很多次忍不住流泪,本来想给7,但想想这种题材,看纪录片和新闻也会哭得稀里哗啦,从电影的角度其实乏善可陈。一流的演员,二流的剧本,三流的剪辑,四流的配乐。补一句,朱亚文的角色,编剧赏光+演员优秀,出彩。

    17分钟前
    • 道砥
    • 还行

    看这个还不如多看看纪录片……上映第一天跑去看的结果好失望……

    22分钟前
    • 不甜的粥
    • 还行

    好多新闻能感动到我,但这部电影,我很淡定的看完,边看边想等会儿晚饭吃什么。

    24分钟前
    • 🦄-中年少女
    • 较差

    昨天带我妈去看中国医生,老太太出来说是这几年看过的最难看的电影。表现医院紧张忙碌,就是叮叮当当东西摔一地,而且表演各种摔?不是外地支援医疗队接管病区么,为什么和当地的医生混合在一起?总体内容乱,人物塑造简单化,还不如去年上的抗疫电视剧好看。

    27分钟前
    • 进来就是了
    • 较差

    感动更多来源于现实,而非电影。感谢所有为武汉拼过命的人们。电影本身并不优秀,但背后的真实故事值得让每个人动容。

    30分钟前
    • 牛顿
    • 较差

    没有故事主线,因为本来题材不犯错误就会很感人了,但是它作为一部电影我真的只能给及格,这只能算是武汉紧急情况大拼盘吧....

    31分钟前
    • -@
    • 还行

    张子枫牛逼,从她那开始哭死

    35分钟前
    • 聆听
    • 还行

    里面那些医疗场面都挺逼真……但是有些剧情可以说是极脱线啊!完全没有存在必要!

    39分钟前
    • GhostOfYoU
    • 较差

    刘伟强拍主旋律真是太套路化了

    41分钟前
    • 已注￳
    • 还行

    现在的主旋律已经本质上不是电影了,专题片式情景再现+电影工业级投入,讨论它的剧作表演调度都是无用的,应该用报告文学的标准来看这种作品。

    42分钟前
    • 鬼腳七
    • 还行

    周围座位啜泣声一片。被朱亚文老师圈粉了。 易烊千玺不愧是新生代好演员。 推荐,值得和家人一起观看。

    47分钟前
    • aaammm
    • 力荐

    唯一泪点:子枫哽咽着叫了一声叔叔

    52分钟前
    • 叫我阿圆
    • 还行

    这种题材很难不让人流泪,张涵予,袁泉真的是定海神针,朱亚文,千玺两个人的出现让沉重的气氛有了一丝轻松,疫情已经过去很久了,有些画面好像在被慢慢忘记……感谢所有为疫情付出的人,医护,警察,志愿者,社区工作者,经历封城的武汉人民乃至全国人民

    54分钟前
    • 不知道叫什么
    • 推荐

    很好的题材。却是一部很一般的电影。每一个点都在告诉我,到时间了,该哭了,该感动了。

    58分钟前
    • zυò笙活の強锗
    • 较差

    表达逻辑很港产片,双雄、贺年合家欢什么的……试图以点带面是聪明的,但典型什么都想要,什么都要不到,两边不靠(类比前两年的烈火英雄/中国机长果然没错,编剧是同一人

    1小时前
    • GA
    • 较差

    就很魔幻,疫情还没完全结束,但是看屏幕里的一幕幕,好像是上个世纪的事。

    1小时前
    • 春卷
    • 推荐

    非常主旋律,前半段疫情刚爆发的时候,很紧张,后半段就有点刻意煽情,喊口号了。

    1小时前
    • vickey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